科研项目申请书揭秘史前巨鲨迁徙之谜从化石中读取的故事

我从“雪藏”化石里读出史前巨鲨的迁徙故事,揭开了一个数亿年前跨大洋迁徙的神秘篇章。这个科研项目申请书是如何展现自然界中古生物演化的一段传奇历史。在我的办公室里,那些沉默不语的石头化石就像守护者,记录着生命的足迹和演变的轨迹。

在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的日子里,我决定重新审视那些被忽视的化石,从一枚核桃大小的瓣齿鲨牙齿化石开始。我发现了一个史前巨鲨跨越大洋、迁徙于北半球的地理分布范围,这对理解古代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我的研究成果最终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

这次发现是一种机缘巧合,它让我踏入了与我原先兴趣不同的领域——古生物学。在山西阳泉的地方科研人员那里,我得知了一些瓣齿鲨化石存在,但它们被“雪藏”多年未曾研究。这正是我寻找新研究方向时所遇到的机会。当我深入研究这些化石后,我意识到它们不仅仅是普通的遗留物,而是一段丰富历史底蕴。

我的主要研究对象一直是无颌类盔甲鱼,它们位于脊椎动物进化中的关键位置,是从无颌到有颌这一重大转变过程中的桥梁。我在浙江等地发现了一批无颌类盔甲鱼 化石,并完成了这些外部形态的大部分描述性研究工作。此后,在英国皇家学会提供全额奖学金期间,我利用瑞士同步辐射光源扫描并重构了7个盔甲鱼标本内部三维结构,为理解颌起源贡献了一份力量。

尽管遭遇过挫折和困难,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要把事情做到极致才能谈是否真正感兴趣。回国后,我每天早上4点起床独自上路,以确保能够不断进步。在2011年,《自然》(Nature)杂志以封面推荐论文形式发表了我的关于无颌类盔甲鱼的一项成果,该成果为脊椎动物颌起源带来了新的启示。

现在,当人们提及鸭吻鱼,他们可能会感到好奇,这让我明白科学知识应该普及给更多人。我指导本科生一起完成关于鸭吻鱼的一个重要研究,该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作为一名导师,培养学生是我不可推卸的一份责任,无论他们将来走向何方,都希望能为他们提供宝贵经验和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