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简介: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中国战斗机在文学领域的先锋。中文名:鲁迅,别名:长庚、风声、尊古等,国籍: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和美术理论引进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主要成就: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翻译文学开拓者
现代思想解放先驱
新兴版画运动导师
代表作品: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野草》
《华盖集》
《小说史略》等
个人资料:
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山(豫才)
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
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逝世日期1936年10月19日
职业:思想家、文学家毕业院校南京矿路学堂及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中途弃学)
人物轶事与评价:
少年时期光绪七年(1881年)9月25日,在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的宅邸出生。
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去世后,他与叔辈们分房,每户只得一间小屋。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去世,他开始写日记,并接触了赫胥黎的小说,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教育经历:
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
光绪十八年(1892)至宣统元年(1909),陆续学习德语俄语并通过不同方式学习其他语言。
文坛活动:
宣统元年的八月任杭州两级师范学堂教员兼日本教员铃木珪寿植物学翻译。
1917至1920年代,他大量抄录金石碑帖,与章太炎先生学习,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合作出版了德国小说集。
政治活动:
支持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被免除佥事职务后向平政院状告章士钊。
个人生活:
1923年的十二月,与许广平开始同居生活,并于1928年的九月27日有了一子叫做海婴。
最后,一生的旅程里,他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人类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物分析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