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麟,字玉书,海南文昌县(今文昌市)南阳镇潭福村人。1906年出生于一个农家,以勤奋好学和聪颖的天资著称。黄朝麟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杰出的才华和领导能力,他能够言谈举止都令人敬佩。
1921年至1925年间,黄朝麟通过华侨的资助进入了文昌中学。在那里,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共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并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理念与思想。他不仅是学校里的学生领袖,也是推动进步文化传播的一员。
1925年的冬季,国民军成功渡海攻占文昌,这一事件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政治局势的发展。随后,在4月份,文昌党、团支部正式成立,并且吸纳了黄朝麟作为成员之一。此后,他被派回家乡建立党团组织,并迅速发展到31名成员,加强了党团在当地的地位。
1927年初,黄朝麟开始领导农民与地主进行斗争,为减少租金和息率,以及打击迷信等事业而努力。他还组织业余剧团以传播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以及教育识字班,还鼓励妇女解放。这一切都是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并为更大的革命行动做准备。
随着形势发展,不久之后他又转移到美良村担任教师,以此掩护继续开展活动。当叛变发生后,他收集武器并发起募捐购买弹药,以增强武装力量。在这一系列行动中,他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1928年2月,当选为县委委员后,由于蔡廷锴部“围剿”,情况变得越来越危险。为了保护自身实力避免敌人的攻击,他们决定进行战略上的迁移,最终前往琼东乐会一带撤退。在那里,又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被选为琼崖特委委员。但最终,在府海遭遇破坏而不幸牺牲的是他本人以及陈大机等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