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马连良演唱会:柯亭京剧票友的传奇之旅
在一九四八年,柯亭随父母迁居香港,他的生活从此与京剧紧密相连。在那里的岁月里,他结识了许多票友,与他们共同组建了第一个京剧票房——“沪社”。他们携手合作,公演了一系列经典剧目,如《四郎探母》、《白门楼》和《二进宫》,柯亭以杨宗保、吕布等小生角色深受观众喜爱。
为了吸引更多人观看,他们开始赠送免费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慷慨策略逐渐转变为对外售票。后来,当他于一九七五年移民加拿大并在多伦多成立“多伦度国剧社”时,他带着对京剧传统与创新结合的热情继续前行。
第二年,即一九七六年,“多伦度国剧社”首次向公众开放,其表演内容包括《二进宫》、《草桥关》和《武家坡》。然而,那时候他们面临的是极大的挑战:资金不足,条件简陋。为了满足表演需求,柯亭亲自操刀制作龙袍,用颜料勾勒出金龙纹样。他甚至亲自制作头盔、朝靴和髮口,以确保每个细节都能完美呈现。
尽管环境艰苦,但柯亭及其团队凭借坚定的信念和无懈可击的努力,为观众带来了震撼感十足的表演。这段经历不仅是对马连良音乐艺术的一次致敬,也是对京剧文化传承的一次重要探索。通过这场纪念活动,我们有幸回顾那些往昔岁月中的精彩瞬间,以及那些为 京 剧 文化付出心血的人们所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