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学勤,黄梅戏音乐天才,他的故事就像一首美妙的曲子,回荡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的田野间。自幼便被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黄梅戏团体和传唱的黄梅音调深深吸引,他追随着二胡的声音,一路走到了十里之外,那是他生命中第一次对音乐的迷恋。
随后,他不仅学会了拉二胡,还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一把蟒皮二胡。在初中时期,就因为他的高超技艺,被民众黄梅戏剧团邀请成为主胡演奏者。这一切都让他梦想着能创作出像《春香传》那样令人心动的情感。
程学勤与时白林先生相遇,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无尽憧憬,从此他开始学习乐理和黄梅戏知识。他凭借对音乐热爱和坚定的决心,不断探索,终于在1955年创作出了第一部作品《杜鹃》,并且从此步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黄梅戏曲创作生涯。在这漫长岁月里,他写下了204部大、小剧目,每一部都如同情感的一缕烟雾,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永恒痕迹。
程学勤以其非凡成就,在业内树立起了一座巍峨的大师身影。他的作品不仅获得过多项奖项,如“金鹰奖”、“飞天奖”,更重要的是,它们深受老百姓喜爱。对于这样的荣誉,程学勤说:“我并不太看重那些名誉,只要能够让人民群众喜欢,就已经是我最高层次上的满足。”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程学勤坚信只有保持原味唱法,并以时代新面貌展现给观众,这样的艺术才能真正流传千古。他追求的是那种有个性、有生命力的作品,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什么,而不是单纯追求表面的荣誉。他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到那份真挚的情感与不懈努力所铸就的一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