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音乐工作者程学勤犹如黄梅花开满枝头绽放出独特的艺术芬芳

程学勤,一个黄梅戏音乐工作者的故事,就像一朵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绽放的花儿,他的童年就被这里丰富多彩的黄梅戏和民歌所塑造。从小,他就对音乐情有独钟,六岁时,一次偶遇让他爱上了二胡。尽管家里贫穷,他依然自学拉二胡,并且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蟒皮二胡。

上中学时,程学勤每天都能听到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排练的声音,这成为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不仅聪明,而且有着非凡的音乐才华。十二三岁时,他就买不起专业的二胡,但这并没有阻止他追求梦想。他用自己的双手做了一把皮制二胡,以此来表达他的热爱。

1954年,程学勤还未毕业就被民众黄梅戏剧团招募成为主胡演奏者。这是他事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著名作曲家时白林,这次邂逅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尽管没有经过正式教育,但他的热情和努力使他能够快速掌握乐理知识和黄梅戏艺术,从而开始了自己的作曲之路。

从1955年的《杜鹃》到2005年的《明月清照》,程学勤共创作了204部作品,是一位在同行中无可比拟的人物。他的事迹证明了通过坚持不懈和自我学习,可以达到高度成就。在1984、1988、1990和1992年间,他创作的一些作品获得了国家级奖项,而他最看重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这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最高荣誉。

程学勤认为,在保持传统基础上发展新风格是关键。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既有个性又能流传久远,为人民带去欢乐。这份对音乐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的承诺,使得程学勤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