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中国学校体育的楷模

刘克庄:南宋诗人词人的杰出代表,生于1187年,卒于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以豪迈慷慨的词风闻名江湖。在同代诗人们中,其寿命最长、官位最高、成就最大。他曾师事真德秀,在宁宗嘉定二年的补将仕郎任上,更改了他的名字。此后,他在江淮地区担任制置使,并随李珏知建阳县,但因咏《落梅》诗被朝廷责罚而闲废十余年。

他晚年的生活颇为坎坷,有时因其文名久著而受到推崇,也有时因为谀词谄语遭到讥评。但他也曾仗义执言,对时弊和权臣不畏强盛。他与四灵派翁卷、赵师秀等交往,对晚唐的文学有所影响,又与戴复古、敖陶孙等江湖派成员也有交流,他自称能写得过江湖吟人。

刘克庄的一生经历了前后四朝,但时间都很短暂,大部分时间被贬斥至守外郡,这样他接触社会面较为广阔,诗歌内容亦随之丰富起来。在南宋末期,当国势日益衰败,金兵占领北方,而蒙古威胁边境之际,他以“夜窗泪看舆图”感叹国家存亡的大局。

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忧患和希望,如《卖炭图》中的“尽爱炉中兽,谁怜窑下人”,表达了对人民苦难和统治者的哀愤。同时,他也提出了批评当时贵族文化忽视诗歌特性的见解,以及论述联系史事及作者生平的重要性。

在词方面,以辛弃疾、陆游为主张的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创作了一系列豪放充满爱国情怀的作品,如《送陈真州子华》、《梦孚若》等,其中许多作品如《戏林推》,展现了壮语亦可起懦的情感深度。而他的散文文章则以雅洁著称,被认为胜过其诗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