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宪章:豫剧的守护者与传承者
在河南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一个名字,响彻了几代人的心声,那就是陈宪章。他的名字,如同一支灯塔,在豫剧的海洋中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在这个充满戏曲魅力的时代,他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为豫剧添上了不少光彩。
陈宪章,一位从事戏剧工作多年的豫剧编导,郑州人。他与常香玉这样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合作无间,是她长期的合作者。共同创办了香玉剧校和香玉剧社,同时还是她的评论文艺撰稿人,对于“常派”(香玉)艺术的形成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
他参与过无数次关于《花木兰》、《拷红》、《白蛇传》、《大祭桩》、《破洪州》等多部经典作品的导演和创作改编工作,这些作品已成为“常派”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花木兰》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奖无数,《大祭桩》则在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中荣获高票。
除了在舞台上的杰出表现,他对捐献“香玉杯”飞机和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以及基金筹集等事宜,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劇協理事、香玉杯藝術獎基金會副會長曾任职于各种机构,从学校到团队,再到文化奖项基金,都有他留下深刻印记。
1917年,在丁巳年生于这个世界,2000年7月9日,在庚辰年的六月初八日离开,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化遗产保护者。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来的人们,不断推动着豫剧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向前发展。而对于我们这些关注并热爱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无论是对他的赞誉还是对其所创造美好时光的怀念,都将永远存在,并且将继续激发我们的灵感,让更多人认识到这种独特而瑰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