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1506~1571)是一位杰出的明代官员、散文家,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为后人所称道。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中举,但他曾经八次应进士试都未能及第。在这段落坎坷的岁月里,他徙居嘉定安亭,读书讲学,并吸引了众多弟子。60岁才考取进士,一生中担任过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等职务,为修《世宗实录》做出了贡献,最终在南京去世。
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的三大家一同倡导内容丰富、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他们对当时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散文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巧的结构著称,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等作品,其中充满了真挚的人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他反对模仿古人的空洞形式主义,而是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即用意境自然而非刻意追求古典风格来创作文章。
虽然归有光的作品中也有不乏空洞或陈腐之处,但他在艺术上仍然具有独到之处。他注重细节刻绘生动,如《寒花葬志》,只短短112字,却勾勒出婢女形象,让人感受到庭闱生活中的琐碎情感。此外,他善于运用比喻隐喻,如《宝界山居记》,通过对比唐代诗人的别墅,对自己居住环境进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怀。
尽管如此,归有光并没有完全革新内容上的传统,他更多的是从形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可能是因为那个时代文化环境下,不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革命。不过,无论如何,这位散文家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珍视,是明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