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俊峰的小故事简短:山西省泽州县人,美术师,以书法为主,多次在省级以上展览入展获奖。2011年完成个人电脑字体库“赵俊峰钢笔行书”,作品发表于《笔阵图》等报刊。他曾任主编、编辑印发《晋城市首届硬笔书法作品集》,并编撰《晋城书法二十年》。赵俊峰被评为“全国双百优书法家”,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如“先进个人”、“优秀文艺人才”等,并担任多个协会的职务。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保持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对其影响深远。
清新质朴醇厚典雅——观赵俊峰书法之所感
我与赵俊峰见面不多,但通过电话和微信交流,我们相识。他性格内敛沉稳,字如其人。我记得当时他的作品写的是一件草書。当他打电话咨询往《笔阵图》发表文章事宜时,我感觉他是一个热衷于书法的青年,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而且性情率真、为人谦恭。
晋城古称泽州,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有机会到那里讲学和出席一些开幕式,对晋城书法有一些了解。李慧英主席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赵俊峰是晋城青年书界的一颗新星。我在微信里看到他的作品,总体感觉是以帖为基,用笔讲究,有清新、质朴、典雅之风。
赵俊峰从唐楷入手,又浸淫于篆隶,在创作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山西日报》等省级报刊也给他做过专题介绍。他能担任晋城市硬笔书协主席等职务,说明他本人在创作以及组织能力方面还是有一些影响力的。
写行草不能不写隶;写隶不能不写篆。一是源流关系非融会贯通不能游刃有余;二是丰富技法语言。我看过他的草書,每次跳出行書寫一寫草書,再返回去寫行書,就會發現,你寫的行書已經不是原來的行書了。以篆入隶,不失高古;以楷入隶,则失之流俗。
林语堂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也是中国美学基础。如果能喜欢上这门艺术,更是不易。而且,不仅要掌握技巧,还要文学史哲学知识支撑,所以,要“艺进乎道”。韩清波先生评价说:“功夫在诗外”,需要通过读相关著作来提升综合实力。赵俊锋除了阅读理论还涉猎文字学、古典文学及其他领域,这对于青年同仁来说尤其难能可贵。
祝愿赵俊锋继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