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峰,字子瞰,斋号玄轩、石渠阁,别署飞鸿、墨子、山中隐者。山西省泽州县人,本科学历,美术师,中员,九三学社社员,供职于泽州县文化局。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协会员、九三学社山西书画院书法家,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以及其他多个专业机构的成员。
赵俊峰的作品曾多次在省级以上展览中入展并获奖。他完成了个人电脑字体库“赵俊峰钢笔行书”,并在《笔阵图》等报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他曾任主编和编辑,并印发了《晋城市首届硬笔书法作品集》,还编撰了《晋城书法二十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1年,被评为“全国双百优書法家”,2016年度被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聘为晋城名家进校园活动特聘顾问和特聘导师。他的作品也获得了媒体如“中国書法網”、“山西日報”、“商情”等的专题介绍。
韩清波对赵俊峰有这样的描述:“我记得当时他的作品写的是一件草書。” “他面目眉清目秀、性格内敛沉稳”。韩清波认为赵俊峰是一个热衷于書法的青年,对其诚实谦逊给予高度评价。
赵俊峰从唐楷入手,又浸淫于篆隶,他的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组织能力方面,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这说明他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硬笔書法是建立在毛筆書寫基础之上的,而不仅仅是写硬筆,它是毛筆書寫之余事。(把硬筆書寫叫做“毛余”,不知道有没有人會同意?)
韓清波提出了一个经验:写行書不能不寫草書;寫隸書不能不寫篆書。一是我們認為這些不同種類間有著源流關係,不融會貫通就無從游刃有餘;二是將草書館體放到行書館裡,把篆書館構造放到隸書館中,這樣才可以進一步豐富我們創作技巧語言。
最后,由於韓清波對於學術深厚的尊重,他給出了一個結論:功夫在詩外,要通過讀相關古籍來逐步豐富提升創作實力。而對於青年學者來說,這是一項難能可貴的事業。在微信上看到朱芬除了讀一些專門的理論之外,也涉猎文字學、古典文学、中醫學等領域,這讓人感到既驚喜又欣慰。
總而言之,我祝福朱芬繼續追求更高水平的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