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损,广东连州人,是五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字是益之,他的才华和品格都很出众。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志向。他曾在保安静福山筑了一间书房,专心攻读,并题额为“天衢吟啸”。这期间,他写了一些诗集,其中《桂香集》存留至今,有四首诗。
黄损不仅文学修养深厚,而且政治上也非常有能力。他参加了公务考试,在后梁龙德二年的进士第中考取。随后,他仕途迅速发展,最终官至尚书左仆射,这在当时是一份极其高级的职位。
黄损与北方一些名士保持着友谊,比如齐丘、桑维翰等,他们经常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在一次献策时,黄损对权贵进行了批评,这让朝中的其他官员感到威胁,因此他失去了刘龚的信任,被迫退居永州湖上自娱。
除了文学和政治外,黄损还善于写诗,与郑谷、齐己等共同创造了一种特殊的韵律格调。此外,他还为民作出了许多贡献,比如捐资修建邪陂,以便灌溉农田,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利益。
黄损是一个既神秘又传奇的人物,还有一段与唐僖宗时期扬州名士薛琼琼有关的情节流传下来。在冯梦龙的一部小说《醒世恒言》中,也有关于他的生动描述。他的著述甚多,不仅限于文学,还涉及道法知识。不过现在只剩下四首诗被保存下来,其中一首是:“一别人间岁月多,归来人事已销磨。惟有门前鉴池水,春风不改旧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