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晚期,有一位名叫曹松的诗人,他字梦徵,出生于舒州(今安徽桐城或潜山),但关于他的籍贯有着一些争议。曹松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曾避乱居住在洪都西山,后来依靠建州刺史李频。他的一生充满了流离失所和困顿,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得进士称号,并最终授予校书郎一职。
曹松以其苦吟著称,他的诗风深受贾岛影响,但又不至于怪僻。他擅长五言律诗,每一句都经过精心琢磨,以境界幽深为特点。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老年人的叹息、离别之情,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在《己亥岁二首》中,他写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尽管曹松生活在乱世之中,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文学创作,而是通过他的诗歌表达了对故乡和家园无限的情感。他的流浪生涯激发了他许多作品中的思归之情,无论是在哪个角落,曹松的心总是向着那个遥远而熟悉的地方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