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纪念保定抗日英雄李圆忠道长的光辉事迹

李圆忠道长,原名李树棠,又称李圆通,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出身河北满城县魏庄村的一个武术世家。自幼习武,身怀绝技。在那漫长而艰苦的岁月里,他深受国家危机和民众苦难所触动,一腔热血燃烧着报国之志。1898年,他在北京的一家饭店当伙计,与来自日本的客人频繁接触,竟然学会了日语,这也预示着他将来与外敌作战时的超凡本领。

1900年的庚子国难,让中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当八国联军攻进北京,而清政府无力抵抗时,李圆忠决心投身于抗击外敌的斗争中。他辞去了饭店工作,在直系军阀吴佩孚部任营长。但是随着内战不断加剧和社会动荡,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因此决定放下尘世,出家为道。

在河北易县狼牙山棋盘坨,他正式成为了道士,并以“圆忠”为号。在白云观(三官庙)皈依住持王永清真人的门下,以此作为他的新身份。后来,无论是在崇尚全真访道还是云游四方,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爱国和保护人民。

杨成武将军曾经对李圆忠道长赞誉不已:“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即使是出家的修行者,也能挺身而出加入保卫民族的战斗,是我们亲密朋友,是多么令人敬佩啊!”现在,在保定满城县魏庄村正筹备为这位爱国英雄建立纪念馆,以缅怀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70年前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它留下的精神遗产至今仍被后人铭记。这份抗战精神,不仅属于那些参与过战斗的人,更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继承并传承下去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典型的人物代表,李圆忠道长活跃于那个充满挑战但又充满希望的时代,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同心同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得后人能够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作者单位:河北省民宗厅、保定市道教协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