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小辞店中徐代泉以音乐工作者之姿璀璨而徐代泉则是黄梅戏的精髓所在

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在庐剧的熏陶下长大,他的音阶与旋律如同家乡的风土人情。在1958年,他凭借那份独特的二胡声色,考入了安徽省艺校,那里他学了三年庐剧音乐,并学会了作曲。尽管他对庐剧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了解,但命运却让他在毕业时转而从事黄梅戏音乐工作。

徐代泉曾说,他对庐剧的情感远超过对黄梅戏,但当时他的学校决定撤销庐剧专业,而他却被留校任教,这让他一度迷惑不解。不过,学校领导的一番话让他心服口服:“我们是要为庐剧留一个种子。”然而,这个种子未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发芽成长。

随后,30多年的时间过去,直到1993年省艺校才再次招收庐剧班。期间,徐代泉一直没有机会将他的才华应用于庐剧之中,只好选择转向黄梅戏。但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为此,他采取了一条笨办法——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学习唱腔课。他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了 黄梅戲教学曲目,大部分都是由他所创作。

对于一位作曲家来说,每一次创作都是一场艰难探索。当遇到写作上的困难时,他会投入七八天甚至更久,对某个音符也无法动笔。这段时间里,他的心灵几乎融入作品之中,即使完成作品后,也不能免俗地沉浸其中,不禁流泪悲伤。

徐代泉一生致力于三项工作:教学、创作和研究。他不仅是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还担任过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的副主编,并因其研究成果获得奖励。至今,一提起安徽地区的黄梅戏电视电影配乐,无人不知晓这位著名作曲家的名字——徐代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