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共侯——战国时期的智慧君主
在《史记》中,共侯元年被记录为前370年,他统治了十二年。在《竹书纪年》中,周烈王二年的记录显示,在前374年,“韩山坚贼其君哀侯”,这恰好是共侯元年的开始。哀侯之死后,由于贵族们拥立他的儿子若山成为新君,而若山就是后来的共侯。
公孙颀建议共侯趁着魏国内部动荡的机会,与赵国联合进攻魏国。这场联军在黄河以北集结,并成功攻克了魏国的一个重要城市葵(今河南焦作西北)。随后,他们继续向西进军,目标是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然而,由于联军内部意见不一,共侯在夜色中率领部队撤离,不与敌人交战,最终导致安邑之围失败。
在历史长河中,作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君主,韩共侯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但最终他因病去世于前363年。他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当时战略家之间的智谋较量,也展现了一种政治和军事上的复杂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