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共侯——战国时期的伟大君主
在《史记》中,共侯元年被记录为公元前370年,他在位了整整十二年。《竹书纪年》则提到,在周烈王二年的某一年(具体是前374年),韩哀侯遭到了严遂的背叛和杀害,随后国中的贵族拥立了哀侯之子若山为新的君主。紧接着,在公元前369年的那一刻,公孙颀提出了一项划时代的建议:趁着魏国内部纷争不宁之机,与赵国联合发起一场攻伐魏国的大规模战争。
按照计划,这场联军在黄河以北集结,一举攻克了魏国的一个重要城市——葵城(今河南省焦作市西北部)。这次胜利给士气带来了巨大的提升,再加上联军继续向西进军,直达魏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部)的城门。但就在此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内部意见分歧,加上联军缺乏统一指挥,最终导致韩共侯夜色下率领部队撤离,不战而败。这场未竟的事业,使得安邑之围最终无法维持,从而告吹。
历史将记载下韩共侯的一生,但也因为他晚年的失败,让他的名字与失策相连。在公元前363年,当这一代勇猛的战士离开人世时,他留下的遗憾,也成为了那个时代许多人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