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霞俏丽著芳华流彩映红霞河南豫剧院现任院长的艺术魅力

开封广播电视报

杨红霞是河南省豫剧三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等重要奖项获得者。

提及杨红霞,戏剧爱好者想到的是《朝阳沟》中的王银环,《香魂女》中的环环以及《大祭桩》中的黄桂英、《义烈女》中的童玉珊、《断桥》中的白素贞等具有传统戏曲程式魅力的古典人物形象。她塑造的一系列舞台经典角色,深受观众的喜爱。

在采访中,杨红霞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台下的辛苦和汗水,就不会有舞台上的光鲜和亮丽;没有平时枯燥、单调的训练,就不会有舞台上的一举成名。”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个中的辛勤与汗水,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得到。

1980年,12岁的杨红霞凭着明亮的嗓音条件和过人的外表成功考入通许县豫剧团。得知女儿被录取后,她的父母很是激动,尤其是曾在豫剧团待过的母亲。杨红霞进入通许县豫剧团后,靠着老师的口传身教和自己坚持不懈的练习,加上舞台上的出色表现,在当时开封地区戏曲展演中获奖。

1982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郑州市文化艺术学校学习表演专业。在校期间,她如饥似渴地汲取戏曲营养,有幸得到了豫剧“小生之帝”、王派艺术创始人王素君老师亲身教导。在虎美玲门下,她悉心学习常派代表作,如《大祭桩》、《花木兰》,并同台演出全场经典作品。她一边演戏,一边仔细揣摩老师每一个表情,每一次动作,并向老师请教,以求更完美。

1999年,为寻求现代戏突破,让好的艺术扎根人民群众省里决定排演现代 象棋行 《香魂女》,并在全省专业院团选拔角色。杨红霞凭实力被选饰女二号环环。这部现代戲对她来说极具挑战性。在从业20年的时间里,是一直以继承模仿为主,而真正开始创造角色是在饰此角时。她创造性地把古装戲程式运用到生活化动作之中,大胆采用滑跪、小翻身、乌龙绞柱等,对凸显人物性格、推进劇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04年,由于在《香魂女》的精湛表现,她荣获第21届中国戲劇“梅花獎”,为河南の豉劇寫下了光輝頁面。编剧姚金成评价:“紅潔與王荃珍共同登壇,《香魂女》,把這部劇改造成經典,使河南戲曲帶來里程碑級突破。”

2015年,当选为河南豁輯院第三十九任院長,这份荣誉也是对她的无限肯定。而作为当前领导机构的人物之一,其卓越艺人生与丰富经验,将继续影响着新一代藝術家的发展方向,为国宝级文化遗产——汉族音乐节目增添新的活力与生命力。此刻,我站在她的工作室内,看见那熟悉而又神秘的地方,那些记忆里的照片,那些故事里的笑容……所有这一切,都让我深刻认识到,只要你还有梦想,无论前方如何艰难,你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来实现它。而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机会,也是一种启示,让我更加坚定了追随梦想,不畏艰险的心态去努力奋斗,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世界看: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超越,我们才可以让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