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鲁进财,一位甘南州的藏族书法爱好者,从1966年3月出生于临潭县。1987年7月,我踏上了工作的道路,并在职学习深造,获得了研究生的学历。我现在是甘南州扶贫办公室的一员,也是甘南州书法家协会的一员。
2015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吉祥甘南”书法培训班。在那里,我学习到了更多关于书法艺术的知识和技巧。同年8月,我又在西北师范大学接受了高级研修课程,并以优秀学员的身份结业。我的作品被永久收藏在西北师范大学,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荣誉。
2016年的10月1日,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首期的书法创作研修班。这是我第一次走出甘肃,去更远的地方寻求更高水平的学习机会。在这里,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紧接着,在10月13日,我又加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书法创作高研班,这一次我有幸能直接向倪文东教授学习。他是一位著名的大篆专家,对甲骨文、金文等古代文字有着深入细致的研究。我非常感激能够站在他的讲台前听他授课,不仅提升了解决问题能力,还让人受益匪浅。
此外,在2016年的3月份,又参加并结业于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13期创作学习。此外,我的作品还多次获奖,如“长江颂”国际展览中的优秀奖,以及其他几个重要展览中的入选资格。
我的爱好与求学之路始终围绕着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地球——纸张和墨水。从最初跟随老师练习到后来的独立探索,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每一次尝试都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那一天,当我偶然间读到倪文东教授关于篆書研究的话题时,便立刻意识到自己要追寻的是一种怎样的艺术追求,而非只是简单地画几笔字。
于是,当北京师大启功书院邀请学生参与其首期创作研修班时,没有犹豫,就报名参加。在那段时间里,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情谊纠葛,让人心存感激;同时,由倪老师亲自主持的事务性质讲座,更让我印象深刻,那种严谨与宽厚,是难得见到的真品。而且,他总是在言谈之间流露出一种既恬淡又不失坚定之气,为人的楷模也为人处事提供了宝贵借鉴。至于学校内部设立的小组讨论和个别指导,则使得每个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反馈和帮助,以便更快地成长起来。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珍惜,同时也促使我更加坚定地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前行,即便面对困难重重,也愿意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决心与毅力。
因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句诗中所表达的心境正是我当前所处状态:既感恩曾经给予自己机会,也期待未来能够不断进步,不忘初心,继续享受这条独特而艰辛的人生旅程,无论如何都会将这种情怀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成就。
标签: 教育平台 、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 、 河南省教育厅 、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 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