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
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由于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
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在宣太后的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斗争,将悼武王后的诸公子诛杀,并驱逐其于魏国。
因为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而魏冉辅政。
宣太后主掌朝政时,对外策略上表现出强硬态度,如阻止救援韩国、灭义渠等事件,她通过穰侯魏冉对秦昭襄王建议不要任用成阳君,以免损害与韩、魏两国关系。
在诱灭义渠方面,她利用私通义渠的机会生下两子的信息,与儿子私通并设计将义渠军杀害,使得秦能一心东向,再无西部大患。
但她也因为专权而失去权势,最终被废除,并导致了她的去世。她曾要求自己的情夫殉葬,但最终改变了这一决定。
宣太后的去世发生在前265年十月,被埋葬于芷阳骊山(今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
后人的评价中,有马非百认为她“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轶事典故中提到她是封建社会里第一位掌政的大臣,也有史料记载宣太后的三十六年的统治使得“东益地,弱诸侯”。
从史料来看,《史记》、《战国策》等都有关于宣太后的记载,其中《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第十二》等章节详细介绍了她的生活和统治情况。
标签: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2023 、 爱的教育 、 中公教育 、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