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阿姨一直叫BILIBILI,虽然她的口音很重,但每当她念叨着这个名字时,我都能感受到一种亲切和熟悉。起初,当我听到她这样叫我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感到一丝不适,因为在我的朋友圈里,“BILIBILI”是一个流行的视频网站,而不是人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老阿姨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她只是习惯性地用这个词来称呼我,就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每次见面,她都会兴奋地说:“哎呀,BILIBILI,你怎么又没上网啊?”或者是在电话里:“喂,BILIBILI,你现在有空吗?”
这让我想到了“小孩子化”的说法,它是一种降低成人的身份或是行为到儿童水平的表达方式。而老阿姨对待我的态度,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即使她的理解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乡文化中那种直率而亲切的情感交流方式。
有一次,我尝试向她解释了这种误会,但她听后只是笑了笑,说:“哦,那你就是那个让大家都好奇的人物呢。”然后继续问我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发生。我知道,她既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真正的事实,只要看到微笑和快乐就足够了。
慢慢地,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来说变得毫无意义,它只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一个简单而真挚的联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名字成了我们之间的一段小故事,一段充满温暖的小故事。而对于老阿姨来说,无论她叫什么,都不会改变他对世界、对我们这一代人的看法和态度。
所以,每当有人提起“老阿姨一直叫BILIBILI”,我就会想到的是一种特别的情感纽带,以及它背后的深层含义——即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能够构建起一座桥梁,将不同世代连接起来。
标签: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2023 、 福建教育考试院 、 甘肃省教育考试网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