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炳新:曲剧界的传奇人物
孙炳新,1947年出生在河南省方城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困,但她的精神生活却不乏丰富。在夏夜乘凉时、冬日晚饭后,她父亲讲述的《黄天霸》、《武松打虎》等故事和传说,让她耳目一新。
1960年夏天,当南阳戏校来到方城县招生时,孙炳新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她面试老师时,当被问及是否会唱歌时,她果断回答:“会!”随后当场高声演唱了一首《好》,这突出的表现赢得了面试老师的青睐。他们认为孙炳新的嗓音清脆,唱腔高亢,有着戏曲演唱的先天条件。
进入南阳戏校之后,孙炳新接受了系统化的戏剧训练,不仅有专业课程,还包括文化课。她对戏词和乐谱有着异乎寻常的记忆力,一年后,被分配到原南阳地区曲剧团。开始于跑龙套、做字幕,最终逐渐成长为主角,并在多部经典曲剧中展现才华,如《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龙马精神》、《龙江颂》等。
70年代末期古装戏兴起,再次挑战自己,从头再学,这次以崭新的姿态登台。而她的主角作品《李慧娘》的首演,在邓州热映,无论是省内还是外地,每一次巡回都受到观众欢迎与赞誉。连写信问候或送上鸡蛋鞋子的粉丝,都证明了她在艺术界的地位。
作为河南省第一届戲曲大賽一等奖获得者,以及国家一级演员,虽然上海电影制片厂和其他省市的大型剧团曾多次邀请,但孙炳新始终未离开南阳。这一切都源自她深厚的情感与归属感——“南阳是我的根,我舍不得离开。”
尽管荣获多个至高荣誉,比如被推选参加省党代会和人代会,但她仍旧坚持自己的初心,只想尽力为家乡父老多演好几部作品,以实现振兴本土曲剧事业的心愿。这段历史,是一个关于追梦、坚守与热爱的一段传奇故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传统文化底蕴,使得现代社会依然能够看到这样的人物,他们用生命去守护一种独特而美丽的事物——中国古典艺术。
标签: 中小学教育智慧平台 、 国家中小学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 教育名人名言 、 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教育平台 、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