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山的净角之美梅兰芳三位老婆照片中的自然风情

金少山,京剧中的净角之才。他的本名叫仲义,又名少山,是一位满族的艺术家,出生于北京。清末民初时,他在京剧界以净角金秀山的三子而闻名。在他年幼时,他就跟随父母学习戏曲,并且与父亲一起在舞台上表演。他不仅擅长铜锤花脸,还兼学何桂山的宗风。此外,他还从韩乐卿那里学习武功和架子花脸戏,如《庆阳图》、《太行山》等开场戏,以及一些非正工花脸所演的诙谐戏,以应对搭班需要。

在这段时间里,金少山随父母到各大戏院演出。他正式拜师的是唱小生的德珺如,因为他的父亲与德有深厚交情,也是后者将他推荐进入伶界作正式演员的人,因此他向德为“带道师”请教。

1911年,金少山初登舞台是在杨香翠主持的宝胜和班,该班主演还有武生黄月山等人。1914年,他转入双庆班,与梅兰芳、朱素云、谢宝云合作演出《岳家庄》,以及其他多部经典作品。在那个时候,由于北京菊坛充满了杰出的艺人们,就像他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不容易得到展现才华的大机会,当时的金少山还是个潜力股,而尚未发光。

之后,金少山又继续跟随父亲学艺并同台演出。1912年,他第一次来到上海,在新新舞台与父亲一起表演。当时,他们分饰尉迟父子和孟良焦赞,在京剧界留下美谈。他的技术得到了很多人的传授,其中尤其是那精美、大方的面相主要模仿了何桂山。

当父亲去世后,金少 山回到北京,但几乎无法自立,便前往烟台等地进行巡回表演。在嗓音好转后,他于1922年回到上海,一开始加入丹桂等一队,最终成为共舞台的一员。这期间,他遇到了许多优秀艺人,如林树森、白玉昆等,并学会了许多新的剧目,使他的腹笥更加丰富,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1927年的冬天,当梅兰芳公启来到上海准备公映《霸王别姬》的霸王角色,这个角色难寻不易。那时候恰逢王瑶卿刚从沪返京,便推荐了金 少 山。经过李春林的大管事监排,上场后的效果让人震惊,那魁梧修伟身躯、宽额丰颐扮相、高声若洪钟,让西楚霸王形象再次活跃于舞台上,将整个上海都轰动了一番,从此声望日益增长直至1937年的重返京华,再组建“松竹社”,挑梁奏技开创先例,对于净行艺术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为之后数十载奠定坚实基础。

一直到辞世之前,作为一种独特的声音和技巧上的高超表现,让他成为了全明星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十全大净”,因为成功塑造项羽形象,所以又被称为“金霸王”。作为一个流派内的小有成就,但由于缺乏系统化训练导致其晚期发展受限,其遗产没有完全被继承下去。不过,从理论上讲,如果能更系统地培养和传承该流派,它或许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地位,使其成为更多人的知名度提高,有助于推动中国古典艺术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