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净角金少山于魁智家风波自然起始

金少山,京剧净角艺术家,以其独特的唱腔、武功和表演风格,在京剧界享有盛名。他的早年生活与学习经历对后来的演艺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他年轻时,他跟随父亲学艺,并在北京各大戏院上演。他正式接受德珺如为业师,因为父亲与德珺如有着深厚的交情,而后者也推荐他进入伶界成为正式的演员。金少山初登舞台是在杨香翠主持的宝胜和班,那里的主要演员包括武生黄月山等人。

1911年,他加入了双庆班,再次搭档鸿庆、永庆各班,与梅兰芳、朱素云等人合作。在这段时间里,金少山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还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合作者,如林树森、白玉昆等。此外,他还学会了许多新的剧目,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储备。

1922年冬天,上海约梅兰芳来公演《霸王别姬》中的霸王一角,但因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这个角色几乎无人问津。正当大家为难之际,恰逢王瑶卿刚从上海回到北京,他推荐了金少山。经过李春林的大管事监排,一经登台场,金少山以其魁梧修伟的身躯、高额丰颐的扮相以及叱咤风云的气势,将西楚霸王形象再现于舞台上。这次出色表现使得他的声望迅速提升。

随后,金少山重返京华自组“松竹社”,开创花脸挂头牌先例,并与周瑞安、张荣奎、陈少霖等名伶合作多年的社团长期不衰。在此期间,他多次受到赞誉,被称为“十全大净”或“金霸王”。

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材,金少山拥有得天独厚条件。他擅长高、中、低音调运用,以及鼻音技巧,是一位唱腔技术娴熟且具有代表性的花脸演员。在念白方面,他同样精湛,无论是轻柔细腻还是宏亮雄浑,都能自然地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角色心理。

在武功方面,尽管不是专业武生的身份,但他的腰腿功夫都好,同时工架严谨稳练,使得他能够做到矫健凝重见端庄玲珑。这些技能在诸多戏中都有所体现,如《闹江洲》、《盗御马》、《五台山》、《清风寨》等,对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总而言之,不仅是因为他改变了一些笨拙的声音,更是因为他不断探索新方法,使流畅、大方成为他的标志性特色。他加工提高了许多花脸剧目,全方位地丰富了净行表演艺术,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花脸乃至整个京剧史上的最高水平作出了贡献。此外,由于突破传统界限并融合不同的技巧,他确立了自己的一套完整流派,即著名的“金派”,与郝寿臣侯喜瑞两派共同构成了京剧史上的三大流派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