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山,京剧中的花脸演员,以其独特的唱腔和武功著称。他的父亲是京剧名角金秀山,自幼跟随父学艺,初登舞台时便以其铜锤花脸和架子花脸的才华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在清末民初时期,金少山曾在北京各戏院随父演出,并向多位业师学习,不仅精通铜锤花脸,也擅长武功和开场戏。在此期间,他还学会了一些非正工花面的角色,以应对搭班之需。
1911年,他加入杨香翠主持的宝胜和班,与黄月山等人合作演出。随后他又加入了双庆班、鸿庆班和永庆班,与梅兰芳、朱素云等一批京剧大腕共 diễn《岳家庄》、《金猛关》、《秦淮河》等剧目,这些经历为他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2年冬,在上海公演《霸王别姬》的机会让金少山展现出了自己的魁梧身躯、宽额丰颐的扮相以及叱咤风云的气势,他成功地塑造了项羽这个艺术形象,为自己树立了“十全大净”的美誉。
作为一个全面的人材,金少山不仅声音洪亮,还有着深厚的念白功力。他善于运用高、中、低音,以及轻重疾徐、迟急顿搓的手法,将人物性格刻画得生动逼真。此外,他在武功方面也极具造诣,有着严谨稳练的腰腿功夫,让人感受到了矫健与凝重之间的情趣变化。
金少山改变了一些笨拙的声音唱法,用科学发声方法创造出了宏旷无比的声音。他加工提高了许多花脸剧目,使净行表演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他的戏路非常宽泛,从楚霸王到马谡,再到包拯,都能精准地呈现出不同角色的特色。
此外,他还对唱腔进行点染和装饰,如使用擞音、颤音增强韵味,对鼻音也有所发展,使得他的唱腔更加生动活泼。他突破传统界限,将铜锤、架子、武花融合于一体,为京剧史上第一个全面发展的完整流派奠定了基础,被世人尊称为“金派”,与郝寿臣及侯喜瑞两派并列,其成派先于裘盛戎,是典型代表 京剧中豪放、大气磅礴的大师级人物。
标签: 基础外语教育 、 河南教育考试院 、 浙江考试院教育官网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 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