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山,京剧中的净角之杰,其艺术生涯如同一棵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古树。他的父亲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京剧净角金秀山,是满族人,北京出生。他从小跟随父亲学艺,精通铜锤花脸和架子花脸,并且兼习何桂山的技艺。在学习武功方面,他向韩乐卿学习武功把子,同时也向屈兆奎学习了一些非正工花脸戏。
1911年,他正式踏上了舞台,在杨香翠主持的宝胜和班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随后他加入了双庆班,与梅兰芳、朱素云、谢宝云等人合作演出了《岳家庄》、《金猛关》等剧目。尽管当时北京菊坛名角如林,但他依然有机会展现才华,这证明了他的才能与天赋。
1922年,他来到上海,在丹桂等一台和共舞台担任长期坐包演员。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优秀的合作者,如林树森、白玉昆等,并学会了新排戏目,大大丰富了自己艺术储备。他还曾经向刘永春学过《审七长亭》,这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1937年,金少山重返北京自组“松竹社”,开创了一种新的表演风格,即挂头牌先例,以周瑞安、张荣奎、陈少霖等人为佐唱,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此外,他还与梅兰芳、孟小冬、马连良等合作演出,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表演标准。
作为一位花脸演员,金少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具有高亢的声音,比何桂山更胜一筹,不仅如此,还有精美的大方面相。这使得他被誉为“十全大净”,因为他成功塑造了项羽这一角色,因此又被称为“金霸王”。
在唱腔方面,金少山朴实无华,不事雕琢,但实际上很深邃自然而已。他擅长于快速流畅地唱念白,用以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角色心理,如《连环套·拜山》的窦尔墩与黄天霸对白,《审七长亭》的李七在公堂上的大段自白,都显露出其卓越表现力。
在武功方面,金少山技术娴熟稳练,有腰腿功夫好身段精巧漂亮,“嗓高何九,做精黄三”、“寓矫健于凝重之中”。他能将各种动作融入到戏曲中,让观众感受到威仪,如《闹江洲》中的使双斧、《霸王别姬》中的操大枪及《盗御马》中的马趟子,以及《五台山》中的罗汉像、《清风寨》中的浪子步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来说,金少 山是一位具有全面才华的人材,无论是在声音、高度、中音或低音都驾驭自如,而且他的发声方法科学,全体共鸣非常好尤其是头腔与胸腔结合得非常好。他的新唱法具有工稳流畅、大方特点,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花脸最高水平代表。而他的加工提高多个花脸剧目,使净行表演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最后,由于对唱腔点染装饰上的创新以及鼻音运用的发展,使得歌词更加有韵味,更强烈地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风格,被称为“金派”。
标签: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继续教育官网继续教育平台 、 主题教育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