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耐根京剧票友又如何马连良演唱会我们是否还能感受到那份往昔的辉煌

在那个充满戏曲韵味的时代,少年朱耐根与祖父同住北京,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京剧的种子。那个时候,他迷恋于皮黄腔调,幸运地得到谭鑫培传授技艺的真传。在上海、杭州、汉口和常州等地,朱耐根以票友身份,不仅没有收取任何报酬,还自愿上演。他与另一位票友王君直并称“南朱北王”,在京剧界享有盛名。当时著名的票友陈小田,在其书《京剧音韵概论》中提到过谭派的杰出人物,其中就包括了朱耐根。

随着岁月流转,朱耐根成年后,又回到他的第二个家——上海,以一介票友之身继续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他被尊称为“耐二爷”,甚至更远一步,被奉为票界中的宗师。他精通谭派唱腔,对每一个音符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扬州和常州,他不仅演出,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技艺传递给了更多的人。宝应地区的一些票友,如居佑申和郭季良,他们曾经与朱氏结拜,有幸切磋技艺,从而受益匪浅。由于他对京剧艺术的贡献,在宝应地区学习京剧的人络绎不绝,这也离不开他那无私的教诲。

除了自己独到的唱腔外,朱耐根还有一段特殊的事迹,那就是他的唱片留存至今。这三张由高亭、百代两家公司制作的声音资料,是研究谭派声腔艺术不可多得的一份珍贵遗产。这三张唱片分别是《法场换子》、《梅龙镇》(这首歌曲是他与夫人魏雅兰合作)、以及《探母回令》(这次是与陈小田合作)。因为谭鑫培并未灌录过这些作品,所以它们成为了研究者寻觅历史声音资料的一个极佳选择,而现在,这些珍贵的声音正藏于上海图书馆里,为后人提供了直接接触过去艺术家的舞台声音体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