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长大,程学勤耳濡目染于周围的黄梅戏表演和民间音乐,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向往。六岁那年,他偶遇一位瞎眼算命先生拉二胡,随着他走了10里路,然后独自返回家中,不料遭到了父母的责打,但这并未挫败他的热情。中学时期,他每晚都会坐在民众黄梅戏剧团门口倾听他们排练,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对音乐创作的渴望。
程学勤不仅天资聪颖,而且极具创新精神。他在小学时代就学会了拉二胡,并且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蟒皮制成的二胡。当他十二三岁时,即便无法购买高质量的乐器,他依然坚持学习。在1954年,初中生程学勤凭借其卓越的演奏技艺,被民众黄梅戏剧团录用担任主胡演奏者。
程学勤与著名作曲家时白林相遇后,对其作品《春香传》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份羡慕促使他涉足作曲领域,并开始系统地学习乐理知识和黄梅戏艺术结构。他凭借对音乐无尽热爱和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优秀作曲家,为多部黄梅戏电视剧提供了配乐,其中包括《杜鹃》、《渖婿招婿》、《公主与皇帝》等作品,以至于2005年的《明月清照》,总计204部歌曲作品,成为了同行中的佼佼者。
在其漫长而辉煌的事业道路上,程学勤获得过多项荣誉奖项,如1984年的《渖婿招婿》获得安徽省首届戏剧节的一等奖、1988年的《公主与皇帝》获安徽省第一届艺术节最佳原创歌曲奖,以及1990年及1992年的两部电视剧分别获得“金鹰奖”、“飞天奖”。更值得一提的是,《山乡情悠悠》的成功也为他赢得“2000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
通过长时间实践经验积累,程学勤掌握了一套自己的创作方法,使他的作品既符合传统,又充满新意。他最看重的是让老百姓喜欢,而不是追求那些荣誉证书。“金杯银杯”对于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是好的艺术人士来说,是远不如广泛群众认可的话语重要。程序员说:“我的很多工作都没有获奖,但我感到很幸福,因为它们被普通人喜爱。”对于这个问题,他有着坚定的立场:“作为一个作者,我要有自己的主见。我认为我们的任务是继承古典,将它带入现代,让它焕发出新的光彩。”
总之,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专业事业上,都能感受到程学勤那种不懈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精神,同时又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一贯态度,这正是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欣赏到他的美好旋律所体现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