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电视剧桃花扇徐代泉音乐工作者中的桃花扇

在庐州的音符里长大,1958年徐代泉凭借一手好二胡考入安徽省艺校。三年后,他对庐剧熟悉度远超黄梅戏,但学校撤销了庐剧专业,他被留校教学。三十余年后,终于招生新班时,他转向黄梅戏。然而,这两种音乐如天壤地,不同。

为了掌握黄梅戏,徐代泉用笨办法记谱,与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他比孩子们学得还快,最终成为编写教材的关键人物。这一行既苦又难,因为戏曲音乐人往往与清贫和寂寞为伍。但徐代泉投入工作,全身心、全部感情地创作。

他做过三项工作:教学、创作和研究。在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期间,他不仅是本校的常客,也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他的研究成果获奖,而他的创作则涵盖多种剧种,包括黄梅戏、《桃花扇》、《半把剪刀》等十几部电视剧音乐。

今年65岁的徐代泉曾任安徽艺术学校、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戲音教研室主任近20年,现在仍然担任着中国戲曲學院、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他的一生,是对庐剧深情之举,以及对黄梅戏热爱之旅,是一个从未停歇的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桃花扇》的主题,如同他自己一样,一直坚守到最后,每一次演绎都充满了深情与热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