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庐剧的熏陶下长大,1958年他凭借二胡之技考入安徽省艺校。三年后,他不仅学会了作曲,还立志要为庐剧艺术做出贡献。然而,当时期内学西洋音乐的何合浓被分配到庐剧团,而徐代泉却被留校从事教学,这让他深感迷惑。学校领导解释道:“我们是要为庐剧留一个种子。”但这个种子直到1993年的招生才有机会发芽。
为了尽快掌握黄梅戏音乐,徐代泉采取了一种笨办法——与黄梅戏表演班的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他比十几岁的孩子们学习得更快,最终成为学院黄梅戏教学曲目的主要作者。这一行干起来既苦又难,但他的全身心投入和对作品情感上的投入使他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当完成一部作品时,他会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满意足。
徐代泉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三项工作:教学、创作和研究。在教书方面,他担任过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并且一直没有闲下来;在创作方面,他不仅为黄梅戏电视剧和舞台剧谱写了大量音乐,还曾主持编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并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尽管退休后仍然担任客座教授,但他的热情和热忱依旧如初。
作为安徽黄梅戲音樂電視劇創作中的巨匠之一,徐代泉以其卓越的地位,为這個古老而精彩的地方戲種注入新的活力。他65歲高龄依然积极参与文化教育活动,是中國戲曲界的一位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