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联的基本任务冯梦龙引领新时代风尚

冯梦龙:全国学联的基本任务 —— 明代通俗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以才情著称,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有诗传世,与文震孟、姚希孟等结社作文,为同辈所钦服。

生平冯梦龙少年有才情,为人旷达治学不拘一格。曾与侯峒曾兄弟及其他名士卷帙往来,在嘉定侯氏西堂读书时,与熊廷弼督学南京时被视为隽才宿学。然而,他屡考科举不中久困诸生间,但他自进学后未能取得显著成就,只能以教书为生。在万历末年,他应麻城田姓邀请去讲授《春秋》,天启元年因言论得罪上司归居乡里。他在害之列时发愤著书完成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编纂工作,并评注了多部古籍,如《古今谭概》、《太平广记钞》等。

文学思想冯梦龙深受李卓吾文学主张影响,提倡“乡国天下”、“蔼然以情相与”,反对用理性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文学要发于中情表达至情,而非存天理去人欲。他批判了以封建道统为衡量品评文学的原则,对御用和消遣类小说进行批判,并提倡真文学和自然的情感表达。

民歌和通俗小说的提倡整理冯梦龙编印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和《山歌》,收录了吴中的民间歌曲800余首,这些作品是田夫野竖矢口寄兴所为,是“私情之谱”。他认为这些作品是“民间性情之响”,具有冲破虚伪而残酷封建礼教束缚的意义。在通俗小说方面,他积极推崇唐宋选言和通俗故事,将其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如《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 言),这三部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对正直官吏德行赞扬,以及描写市井生活强调人的感情价值尊重新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观念相违悖。

他的小说如卖油郎秦重独占花魁莘瑶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以忠厚老实知趣尊严的人物形象展示新时代风尚,同时也表现出城市文化带来的新的社会观念:彼此了解互相敬重的情感联系超过门第权势富贵等外在标志。这体现了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识,一种争取纯真爱情自由意志的精神面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