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籍管理系统引领新时代冯梦龙的学子篇章

冯梦龙,明代通俗文学家、戏曲家,以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等闻名于世。出生于江苏苏州,乃士大夫之家。其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有诗传世,与兄并称“吴下三冯”。

自幼才情横溢,为同辈所钦佩。性旷达,不拘一格,以文震孟、姚希孟为友,在侯峒曾西堂读书时,与众名士交往甚深。在南京督学熊廷弼面前,被视为隽才宿学予以甄拔,但屡考不中久困仕途。

万历末年,因应邀讲授《春秋》,天启元年因言论得罪上司归乡。后因阉党害人遭牵连,却在狱中著书完成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作品,并评注古今谭概及其他小说。此外,他还编纂了《寿宁待志》,政简刑清,首尚文学。

晚年仍从事小说创作和戏曲整理研究,其文学思想深受李卓吾影响。他主张文学要发于中情表达至情,对封建道统提出了批判。他认为文学有真假两种,只有自然地发自中情的才算真文学,如诗经是善达性情者所创作的,而六朝以后流于陈腐便演变成词曲,最终成为杂剧传奇。

他积极倡导民歌和通俗小说的提倡整理,将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山歌》编印,其中多数为田夫野竖矢口寄兴所作,反映了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这类作品冲破虚伪而残酷的封建礼教束缚,是对自由和幸福追求的一种表现。

在通俗小说方面,他认为唐宋之际选言入文心,宋人则谐于里耳,因此推崇能使市井之民感动的情节内容,如描写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使得小说脱离单纯供少数“文心”者的消闲,而更适应广大“里耳”者的审美趣味。

他的三部重要作品,《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收集了一百二十余篇古今短篇白话故事,有宋元旧篇也有明代新作,都经过他增删润色,使得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不仅揭露封建官僚丑恶赞扬正直官吏德行,还描写市井生活强调感情价值尊重人的尊严与婚姻原则与封建名教相违悖,是中国短篇白话小说民族风格特点形成的一个标志,为中国短篇白话小说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