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荥阳西北、巩义东北连接洛阳和开封古道上的穆沟村,自周朝时期就已形成聚落,称为坎陷。由于人口众多,有外出经商的人士,因此这里文化早成熟,接受熏陶快,对戏曲爱好者众多,支持戏剧发展有悠久传统。
每逢三月十五腊月初九,在天仙庙举办社火、戏曲助兴活动,这里因豫剧泰斗周海水和他的“十八兰”参与演出,更是热闹非凡。关于周海水与他的“三兰一香”、“十八兰”与穆沟村的缘分,可谓鱼水情深、佳话千古。
旧社会虽有人轻视戲班,但穆沟人却不然。一九三三年,当周海水带领他初到开封演出的戏班遇到困难时,豫茂煤厂老板牛师孔得知后鼎力相助,使他们一举唱响开封。此后牛师孔常资助,他们结下不解之缘。
牛师孔还为太乙班第一期的“三兰一香”给以辈份,即后来的第二期豫剧名伶“十八兰”。每位艺人都有一面小旗。“十八兰”包括毛兰花、崔蘭田等18位公认的大师姐们。通过牛师孔的带动,一些商人富户纷纷出资出力支持 周海水的戏班,使其人才辈出日渐壮大。在这过程中,他们把穆沟当成了家,而许多人也把他们当作了村民。
很多演员在这里认亲,如崔蘭田拜牛松茂为义父,他甚至将牛松茂二子安排到安阳工作。当回忆录中的崔大师提及,那些在穆沟活动的一切,都记载得清清楚楚。
解放后,剧团继续在开封郑州地区演出,一些售票门卫看到是从穆沟来的,就直接让进去,没有要票。这两件事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一次秋收忙时节,由于没有底本,他们又回到穖沟村,与百姓一起干活,为他们清唱,同时搭起舞台,上书对联:“好海水, 好银聚, 好十六(未成熟至十八)”, “忙收秋, 忙看戏, 忙两三天”,横批:“忙中取乐”。
另一次是汤蘭香與赵锡铭结婚,在 究操办的情形,其中有六乘花轿、二班响器、三打吹打,不仅整个村庄前所未有的热闹,还吸引了汜水巩县县城的人来观赏。四盘菜交杯酒,在舞台上进行,最终仪式结束後,他們師姐師妹們同台表演,一直闹到半夜观众才散去。而禹士元被汤蘭香几次接到郑州住宿,如同亲父女一般,从我记事起,每逢年会或庙会他们都会回来表演,用过的地段如今仍被乡亲视为文物保存下来,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豫剧泰斗与这个地方之间特殊的情谊。
标签: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国教育考试网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