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一个关于俞伯牙的故事,他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的人,但他在晋国担任过上大夫,并且非常擅长弹琴。有一次,伯牙在路上偶然遇到了一位知音,这个故事最初流传于民间,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列子》,它讲述了伯牙抚琴的情景。
后来,有人认为伯牙本名为俞,名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杜撰的,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实际的史料支持。在古籍中,伯牙一直被称为“姓钟名子期”,而不是“俞”字。在明代,《警世通言》一书中,由于作者误听口音,将“子期遇伯牙”误读为“俞伯牙”,从此这错误就被传颂开来了。
虽然《警世通言》的影响力很大,但这并不改变原来的事实,即真正的历史人物应该叫做钟子期,而不是俞伯牙。我住在汉阳,那里的方言使得瑞和俞两个字听起来差不多,而且当地人的发音还有特殊之处,所以即便是在那个时代,也可能会发生这样的误解。而那些提到“名瑞,字伯雅”的文字,其实都是小说家的创作,不代表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