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人对偶胡综(183243)与智慧的光芒勇敢的足迹并行

胡综,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才华横溢著称。自幼丧父,由母亲带至江东避难。在孙策领会稽太守期间,胡综十四岁进入门下循行,与孙权共读书于吴郡。

孙策遇刺后逝世,孙权任讨虏将军,命胡综为金曹从事,并随其征伐黄祖,被拜鄂长。随后,孙权任车骑将军驻京口,征召胡综掌管书部,与是仪、徐详共同处理国家大事。刘备兵发白帝城之际,当时东吴兵力不足,便派胡综前往各县招募得六千人,再设立两部解烦兵,其与徐详并列左右部督。

晋宗叛降魏国,不断侵扰边境城镇,孙权命胡综和贺齐率军生擒晋宗,并授予建武中郎将之职。此后,在孙权封吴王时,又被封为亭侯,并参与讨伐作乱的彭绮。在孙权称帝建立新朝之后,将都城迁至建业,更赋予胡综侍中之位,并进爵都乡侯,同时与徐详共同领导左右领军。又兼任偏将军、左执法及辞颂等职务。

在嘉禾元年(232年),辽东公主降附于东吴,但张昭坚决反对,而胡综等人协助他们达成妥协。当时,因其酒量好而喜欢饮酒,有时候甚至推杯换盏,对身边的人进行无礼待遇,但因有才能而受到孫權的宠爱。

此后,他不仅参与诸多重要文书的撰写,还建议制定严格的地方官吊销令,即地方官擅离职守回家奔丧者处死刑。他的一生留下了深刻印记,最终在赤乌六年(243年)去世,其子胡冲继承爵位并继续展现出平和且文采斐然的一面,在天纪年间担任中书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