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山东的智者中国历史上的谋士大咖

公元前440年至公元前381年,吴起在战国时期活跃于军事与政治舞台。出生于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他是一名兵家代表人物,与孙武并称“兵圣”。

吴起一生仕鲁、魏、楚三国,其通晓的思想包括兵家、法家、儒家的三大家。在楚悼王时期,他辅佐变法,对内政军事都有极高成就,但最终因变法得罪了守旧贵族,被杀害。

他的著作《吴子兵法》被后世传颂,与孙子的《孙子兵法》合称为《孙吴兵法》,北宋时被列入《武经七书》。李悝评价他:“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临武君则认为:“夫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上者,变轴攻夺也。”

孟子赞扬他“善战,如孙膑、吴起之徒”,范雎则认为:“行义不图毁誉,必有伯主强国,不辞祸凶。”韩非也有这样的看法:“楚不用吴起而削乱。”

尉缭子曾说过,“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这是对其在战争中的卓越成就的一种肯定。

然而,这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改革家也是个悲剧人物。他在楚国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制定法律,让官民明白知晓,并取消了多余的官员,将节约下来的财富用于强化国家力量等。但这些努力最终导致了他的身死。

从个人品质来看,他的母亲去世后,没有按照儒家的忠孝观念回去奔丧,而是选择继续自己的道路。这显示出他的坚持和独立性。而且,在任职期间,他始终保持着清廉和正直,从未为了私欲牵涉到任何不良行为。

尽管如此,由于自己的行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最终使自己成为失去了生命的人物。但是,即便是在死亡之后,他依然留给后人无数宝贵的教训和启示,是我们学习历史智慧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角色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