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前任会长陈撄宁探讨自然之美提倡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

陈撄宁,中国道教界的领袖人物和近代仙学的倡导者,以其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和对丹道修炼的热情闻名于世。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原籍安徽怀宁,后居安庆苏家巷。幼承家教,熟读儒典,并精通诸子百家。十岁时就开始阅读《神仙传》,萌生了学仙之志。

陈撄宁不仅是一位医者,更是道士。他曾患痨疾,但通过学习中医并试做仙道工夫,最终恢复了健康。他在上海白云观深研《道藏》,探得了丹术之秘。在杭州海潮寺华严大学,他研究佛经,了解到了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

1916年,他与西医师吴彝珠结婚,在上海开设诊所行医,同时继续研究和实践丹法。他还创办了《扬善半月刊》,在其中推广他的仙学理论,这份刊物很快成为当时全国研究仙道的一个重要平台。

1957年,当选为中国道协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此后他历任第二、三届理事会会长,为中国道教界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倡“在教言教”,主张以现代科学视角来理解和发展传统文化。这一立场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并影响到整个社会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对历史及学术方面研究工作的态度。

陈撄宁先生留下许多著作,其中包括《黄庭经讲义》、《静功总说》、《老子第五十章研究》等多部作品,其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人文关怀与精神追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