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撄宁,中国道教界的领袖人物和近代仙学的倡导者,以其对国学经典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而闻名。他的生平充满了学习与实践的精神,从小便读遍儒家经典,并精通诸子百家。他在10岁时读到《神仙传》,就萌生了修炼仙道的心愿。随后,他考中秀才,但因病辍学,转而学习中医并试图通过丹法恢复健康。
陈撄宁在安徽高等政法学堂期间受业于严复,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深入研究了道教丹术。在他的叔父指导下,他学习了中医,并开始涉猎神仙方术。这段时间里,他体会到了古代修养法对于身心健康之效,于是他决定将这方面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生命目标。
1912至1914年间,陈撄宁前往上海白云观研读《道藏》,并逐渐揭开了道教丹术之秘密。在此期间,他还访问过其他多个名山胜地,但未能遇到能够指点迷津的人物,因此他决定自行研习《道藏》中的养生学资料。经过三年的坚持阅读,他确信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养生知识,并开始实践这些理论。
1916年,陈撄宁在上海设立诊所,一边行医一边继续研究仙道修养法。他还创办了《扬善半月刊》,通过这份刊物大力提倡“仙学”,吸引了一批好事成群的人加入他的队伍,使得这个刊物成为当时全国研究仙道的一个重要中心。
1937年后,由于战争影响,《扬善半月刊》停止发行。但陈撄宁并没有放弃,他继续在其他媒体上发表文章,对外界传播着他的修炼理念。在1953年,被聘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并参与筹备成立中国道教协会,在1957年被选为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961年,当选为第二届理事会会长,此时已是八十高龄,却仍然精神矍铉、热心工作。他鼓励全国各地的 道士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并推动开展对道教历史及学术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他的努力,中国道协得以顺利开展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除了其政治活动之外,陈撄宁也是一个著名作家,其作品包括《黄庭经讲义》、《静功总说》等多部著作,这些都反映出了他对国学经典以及自然和谐原则的一贯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