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撄宁,1880年出生于安徽怀宁,是一位深受国学文化影响的道教领袖。早年因患痨疾,后来通过学习中医和修炼仙道功夫逐渐恢复健康。他在上海白云观深研《道藏》,掌握了多种养生方法,并将所学传授给他人。
1912至1914年间,陈撄宁在杭州海潮寺华严大学研究佛经,与高僧交流,对比研究了丹术与佛法。随后,他前往北京寻访高明的道士,并结婚成为了一名医师,在家中设立诊所行医,同时继续修炼仙道。
1922至1932年间,陈撄宁进行了数百次外丹试验,但由于军阀混战和日寇侵沪,最终未能成功。他利用“扬善半月刊”这一平台大力提倡“仙学”,团结了一批好友,使之成为当时全国研究仙道的中心。
1941年夏,《仙道月报》停办后,陈撄宁仍然坚持研究并传授他的修养方法。在1953年的浙江省文史馆工作期间,他被邀请为筹备委员参与成立中国道教协会,并担任第一届副会长兼秘书长。1961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这一职务他一直到1969年的去世前保持着。
作为近代“仙学”倡导者、著名的医学家和宗教学者,陈撄宁不仅对医学界有着重要贡献,也对中华民族精神有着深远影响。在其余生中,他不断地撰写文章,以鼓励人们探索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修身养性来提高个人品质。此外,他还致力于编纂历史资料和撰写关于丹法等方面的著作,为后人的了解提供了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