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宣公——春秋时期的光辉君主 卫宣公(?—前700年),姬姓,名晋,是卫国第十五任国君。他的父亲是庄公,弟弟是桓公。在前718年至前700年期间,他执掌了国家大权。早在少年时代,晋便被送往邢国当人质。在那段时间里,他的哥哥州吁趁机篡夺了王位。但是在州吁被石蜡所驱逐后,石蜡迎接晋回国,并帮助他取代了哥哥成为新一任的卫宣公。
然而,在家庭生活中,晋与父亲之妻夷姜之间产生了一段不伦关系,他们有了一子,即伋。为了保护伋免受嫂子和其他兄弟的猜忌,晋将伃托给右辅臣抚养,同时自己假装宠爱另一位齐女宣姜,将她立为太子妃,但实际上却让右辅臣教育伃。这一安排似乎平静无事,但随着时间推移,当右辅臣为太子的儿子们找到了配偶并准备结婚时,被发现而感到尴尬。
夷姜因失宠而自尽身亡后,她生前的敌意对准了她的亲生儿子和其夫婿,而他们也利用这一点来诽谤太子的名声。这种背叛使得卫宣公的心渐渐转向废除太子的想法。当听闻关于太子的坏话传言后,他愤怒至极,不仅派遣他出使齐国,还指示边境上的强盗杀掉手持白色旄节的人物——即他的长子。
就在这危险关头,一位忠心耿耿的小弟寿提醒他父亲的事实真相:由于害怕自己的兄弟朔对兄长怀恨,这次出行可能会导致悲剧发生。而且,如果真的要执行这个命令,那么应该寻找一个没有“父亲”的地方逃避。他劝告说:“你不能违抗父命以求生存,如果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父亲’的地方,你就可以逃到那里。”但就在临行之前,小弟寿用酒灌醉并偷走了白色旄节,然后带着它奔向莘地,以此来替换真正持有旄节的人——即长子。
最终,在莘地强盗看清来者确实手持白色旄节后,他们杀死了小弟寿,而不是最初指派去执行任务的人物,即长子伅。在了解真相后的悲痛之下,小弟死亡,也意味着计划彻底失败,从而刺激卫宣公进一步坚定立朔为新的继承人。
标签: 国学热 、 全国学联以什么为指导思想 、 国学经典 、 中国学信网 、 国学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