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桂枝的黄梅戏之路并非偶然,她从小就被周围的乡间生活所熏陶,耳濡目染中吸收了无数黄梅调曲。1970年7月,她在黄梅戏低谷时期,毅然考入县级黄梅戏剧团,并凭借自己的努力迅速崭露头角,被誉为“桐城小花”。尽管有多次机会可以转往省市大剧团,但许桂枝选择留下,与她的根生长在一起,因为她清楚地记得严凤英大师的话:“如果大家都离开,这感觉有点对不起严凤英大师。”
一次演出在挂镇乡村突然停电,台下的光亮由手电筒星星点点构成,是群众对她最深的期待与回报。许桂枝坚持唱完整个剧目,那一刻,她明白了自己与黄梅戏、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情感纽带。她退休前夕,仍旧主动成为年轻演员的导师,一字一句传授技巧,为后来的演员们铺平道路。
如同那首《碧玉簪》中的词,“百折不挠真英雄气”,许桂枝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位真正守护和传承黄梅戏艺术的人物。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保留了一段历史,更将其推向新的高度。
标签: 国学经典文章 、 英国学校 、 美国学校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 中国学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