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明代学者、书画大家,以字幼平或作幼玄著称。生于1585年,卒于1646年,其书法尤精擅长隶草诗文,与楷书并重。在文学艺术界有着显赫的地位,他的作品《儒行集传》、《石斋集》等不仅在当时广受推崇,也至今仍被后人所珍视。
黄道周的书法风格独特,对六朝遗风有所吸收,但又不拘泥于宋元沉闷的形式。他以清劲中带腴润、秀雅兼刚健著称。这一点在其代表作《诗翰册》中得到了体现。这部作品由崇祯十二年(1639)完成,是他55岁时的心血之作。每一幅都展现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赞叹不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本收录了黄道周楷书作品的《石渠宝笈三编》,其中就包括了这部《诗翰册》的详细介绍。此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还保藏有他的画作《雁岩录轴》,展示了他在绘画方面的高超技艺。
总结来说,黄道周是明代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在学术、文学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依然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