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道,字力山,是一位杰出的法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出生于1888年,在重庆市开县临江镇长大。早在年轻时期,潘大道就展现出了其对法律的热情和卓越的学术才能,他留学日本,并在早稻田大学经济科深造。在那里,他不仅学习了经济学,还师从章太炎学习经史子学,这为他后来的政治立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1年,潘大道回国后,不久便加入同盟会,这标志着他开始参与中国革命事业。在清政府解体后的混乱时期,他担任四川省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并参与创办共和大学。随着共和大学的解散,潘大道前往上海,从事杂志撰稿工作,为当时的文化界贡献了一份力量。
1917年秋,潘大道再次回到四川,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他先后担任过四川省政府秘书长、国会议员、省政务厅厅长,以及代理省长等职务。在这段时间里,他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对抗封建势力,同时也积极支持新兴资本主义和工商业发展。
1922年,当北京政府重新恢复国会时,潘大道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这一角色使他得以更好地影响国家政策并推动宪政建设。此外,他还曾反对曹锟贿选,并在曹锟倒台后回京担任律师和教务长,再次展现了他的正直与辩才。
1926年夏天,由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恶劣,潘大道决定离开北京,一家人搬到了上海,以此逃离压迫并继续他的职业生涯。他成为上海法科大学校长,并致力于教学与研究,更是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1927年的春天,即将出版《党论旬刊》前夕,潘大道路上去蒲柏路学校上班,却遭到特务暗杀,不幸逝世。当年的10月14日9点钟,在校门右侧,被枪弹击中左太阳穴而死,无暇救治,最终圆寂。他的遗作《力山遗集》由友人搜集编纂,其中包括大量关于法律、政治哲学以及教育思想的著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外,《下川东夔绥各属光复纪略》的出版,也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
标签: 幼儿国学教育 、 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 国学堂mp3下载 、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 国学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