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道,字力山,是一位杰出的法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出生于1888年,在重庆市开县临江镇长大。早在年轻时期,潘大道就展现出了其对法律的热情和卓越的学术才能,他曾经留学日本,并在早稻田大学经济科深造,同时也师从章太炎学习经史子学。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同盟会的成员,并加入了这个革命团体。
1911年,潘大道回国后,不久便参加了清政府的学部考试,并成功通过。四川当局看中他的才华,便聘请他担任四川省法政专门学校教授。此后,他陆续担任成都法制局局长、共和大学创办人以及北京大学教授等职务。
1919年冬天,潘大道前往美国继续深造,这段时间里他专攻法律事业。1922年回到中国后,被选为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士共同努力,为新中国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在那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潘大道并未安静地享受他的成果。他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曹锟贿选案件进行了激烈反对,最终因言论自由而受到北洋政府压迫,被迫离开北京前往上海。
1926年夏天,随着家庭搬迁到上海,潘大道接到了上海法科大学校长的邀请。他不仅致力于学校的事业,还开始撰写《党论旬刊》,致力于指导社会、监督政府,以实现他心中的法制理想。但就在1927年的10月14日,上述悲剧发生了,当时正在上班路上的潘大道遭到了特务暗杀,不幸去世。这不仅是对一个人的损失,也是对整个国家发展进程的一次沉痛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