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道,字力山,是一位杰出的法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出生于1888年,在重庆市开县临江镇长大。早年留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经济科,并师从章太炎学习经史子学。在那里,他加入了同盟会,参与了反清革命的准备工作。
1911年回国后,潘大道参加了清政府的学部考试,并被四川当局聘为四川省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在此期间,他策动巡防左军管带刘秉章反正,对推翻清朝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1912年4月,潘大道任成都法制局局长,与其他人共同创办了共和大学。然而,由于袁世凯派遣胡景伊入川主政,共和大学最终解散。潘大道离开成都前往上海,为《雅言》、《大中华》、《甲寅》等杂志撰稿,这使他在当时成为一个有名的专栏作者。
1917年秋,张澜任四川省长,将潘大道邀请回川任省府秘书。此外,他还曾担任过国会议员、四川省政务厅厅长及代理省长等职务。在北京大学教授期间,他深受学生欢迎,以其卓越的讲授能力和对法律问题的深刻洞察力著称。
1919年冬,再次赴美国留学,并在那里专攻法律知识。1922年的国会恢复后,他回到中国,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他不仅是民主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北洋政府倒台后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1926年,当段祺瑞制造“三·一八”惨案后,潘大道受学生委托担任律师,为他们辩护并控告执政府罪行,其公正无私和辩才得到了广泛赞誉。这场斗争使他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也加剧了他与北洋政府之间的冲突。
随着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定都南京,潘大道继续致力于社会改革和监督政府行为。他在上海法科大学担任校长期间,不仅整理校务,还亲自上课传授自己的知识。此外,还创办《党论旬刊》,以指导社会并监督政府行为,但这也让他成为北洋势力的目标之一。
1927年的10月14日,即便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威胁,可敬的事业仍然没有让步。当天下午,在上海法科大学校门附近,被特务暗杀而逝世。这场悲剧结束了一位坚定的民主主义者的生命,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来的 покол代们追求自由、平等与正义。
标签: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 、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国学大师网 、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 少儿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