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道,字力山,是一位杰出的法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出生于1888年,在重庆市开县临江镇长大。早在年轻时期,潘大道就展现出了其对法律的热情和卓越的学术才能,他曾经留学日本,并在早稻田大学经济科深造,同时也师从章太炎学习经史子学。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同盟会的成员,并加入了这个革命团体。
1911年,潘大道回国后,不久便参加了清政府的学部考试,并成功通过。四川当局看中他的才华,便聘请他担任四川省法政专门学校教授。此后,他历任成都法制局局长、共和大学创办人之一以及北京大学教授等职务。在这些岗位上,潘大道不仅传播着先进的思想,也积极参与政治改革。
1917年秋天,当张澜成为四川省长时,便邀请潘大道回到四川担任省府秘书,这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他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不久之后,潘又被选为国会议员并担任过省政务厅厅长及代理省长等职务。
然而,由于反对曹锟贿选事件中的立场和言论,被曹锟所恨,最终离开京城前往上海。曹锟倒台后,潘再次返回北京,并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担任教务长,同时也是一名律师。这段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维护正义,对抗北洋政府的压迫与腐败行为。
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当学生们遭受残酷打压时,他们委托潘大道作为他们的律师,这是他最勇敢的一次行动。在法院上,他以坚定的态度和充满说服力的辩词,大胆地控告北洋政府罪行,从而赢得广泛赞誉。
1927年夏天, 潘大道接受上海法科大学校长之职,此举标志着他决定退出政治舞台,将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他致力于整顿校园管理并亲自教学,以此来启迪民心、宣传法律理念。此外,还主持创办《党论旬刊》,希望通过这份杂志来指导社会、监督政府,为实现自己的法律理想努力。
遗憾的是,在1927年的10月14日凌晨9点45分,在去往工作途中的路口,被特务暗杀身亡。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国哀悼,而他的作品《力山遗集》随后由深钧儒等人搜集编纂,最终在1932年出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及其丰富多彩的人生与思想。
标签: 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 、 美国学校 、 开放的美国学府 、 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 法国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