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道简介
潘大道,中文名潘大道,出生于1888年,逝世于1927年,是一位著名的法学家。字力山,重庆市开县临江镇人。早年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经济科学习,并师从章太炎学习经史子学。在此期间,他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回国后,潘大道参加了清政府的学部考试,并在四川当局的聘请下成为四川省法政专门学校教授。此后,他策动巡防左军管带刘秉章反正,对推翻清朝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1912年4月,任成都法制局局长,并参与创办共和大学。然而,由于袁世凯派胡景伊入川主政,潘大道辞职并致力协助董修武创办共和大学,但该校最终解散。
1913年8月,由于董修武被捕和监视,而潘大道避免了类似的命运,他离开成都前往上海。在上海,他常为《雅言》、《大中华》、《甲寅》等杂志撰稿,是当时有名的专栏作者。
1917年秋,他回到四川担任省府秘书,并曾代理过省长职务。此外,还被选为国会议员。不久他改任省政务厅长,也曾一度代理过省长职务。
1918年春,他去北京任北京大学教授。而在1919年的冬天,又去了美国留学,以便更深入地研究法律事宜。
1922年的国会恢复后,潘再次回国,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反对曹锟贿选,不仅在京城讲演,也联络议员共同抵制,这使得他受到曹锟强烈敌视,最终离京去沪。当曹锟倒台后,潘再次回到北京,同时兼任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教务长和律师工作。
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当学生受害时,他们委托他担任律师。他不畏北洋政府压力,在法庭上控告执政府罪行,有理有据,这场合情激发人们对他的尊敬与赞赏。这是他投身十数年的努力之一,即使面对国内外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正义立场和法律信念。
1926夏季,他举家搬到上海就任上海法科大学校长,一心致力于教育事业,以启迪民智、宣传法制理论为己 任。他精通中外文化知识,不仅教学能力出众,而且具有许多新的见解、新理论,因此深受学生喜爱。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南京还是其他地方,都持续进行着教学工作及编写文章,如《党论旬刊》的编辑出版,以及给南京“工作人员养成所”的讲授课程等活动,为社会提供指导和监督,为推动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就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时期里,在1927年的10月14日上午9点,一群特务暗杀了正在校园内途经的人物——我们的主人公 潮先生(即我)。枪声响起,只见潮先生遭到致命一击,从未有机会挽救生命,最终因伤势严重而不幸离世。这是一段历史上的悲剧事件,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先驱及其无私奉献的心灵遗产。
标签: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梁冬 国学堂 、 全国学联 、 韩国学生流行起梨泰院踩踏游戏 、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