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钧简介

李烈钧(1882—1946),字侠如,号侠黄,汉族江西武宁县人。国民军陆军二级上将。早年追随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西都督府参谋长、海陆军总司令,与北洋海军主要舰艇宣布起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在光绪二十六年,李烈钧因抗议新知县勒索田赋,被选送江西武备学堂学习。在那里,他与吴介璋等人关系密切,并成为孙中山的得意门生。后来,他被选送北京应试合格,再到日本学习陆军。在日本期间,他组织了“攘白团”,反对西方帝国主义侵略。

光绪三十三年,李烈钧加入同盟会,并自日本回国后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兼兵备提调。他暗中协助同盟会云南支部长李根源在学堂和军队中宣传反清活动。在1911年的秋天,他奉命北上时,因途经武汉时已知晓了武昌起义,便改变计划留下继续领导起义行动。

1911年10月26日,九江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九江军政分府,由马毓宝为都督。李烈钧回到九江担任总参谋长,不久即被推举为海陆军总司令,使得清海军十一艘舰船和两艘鱼雷艇宣布起义。此后他被推举为安徽都督,并率领部队支援皖省,但由于士兵不守纪律导致事件失败。

1912年3月19日,李烈钧就任江西省政府都督,对该省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工作,使之成为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地带之一。但是在讨袁战争期间,因袁世凯免除其职务而未能完成其反袁目的,最终选择听从命令而非发动叛乱。

1927年的四·一二事变之后,蒋介石将其委以重任,让他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兼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此外还担负着训练新兴党派和工农群众建立统一战线的任务。但是,这段时间里他的健康状况恶化,加上身处政治斗争激化的环境中,也使得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直至去世于1946年2月20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