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来苏,字东山,湖南新化人。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生活轨迹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冒险和不凡的经历。
出生于1880年的大同区筱坪村,周来苏在10岁时才开始学习私塾文书。在长沙求实书院期间,他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和新思想,与陈天华等同学结下深厚友谊。陈天华后来前往日本留学,并邀请周来苏等人随之前往。在日本,周来苏加入了黄兴、陈天华等人的“军国民教育会”,主张暗杀清廷官员以唤醒民众。
1904年夏,周来苏与杨笃生、苏鹏从日本携回国,在天津邀约张继、何海樵,计划暗杀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但最终未能成功。此事件虽未达目的,却为党内士气大增,为日后的多次暗杀活动奠定基础。
然而,不久后,一系列连环事件导致黄兴、陈天华等同志被捕,而周来苏因身怀密信而被判一年零三个月监禁。他坐牢期间得脚病,被迫保释监外就医,最终实际只坐了一年。
出狱后,周来苏前往东京接受治疗,同时在医科大学学习西医。1908年,他受委派到广东陆军讲武堂任德语教官,并继续发展同盟会势力。一年后,由于安全威胁,他再次逃往香港,再转至日本。
1911年的春季,即将运送武器赴港支援广州起义时,因叛徒告密,使得他不得不丢弃所有枪械,只带着一个手提包逃脱。这次失误让黄兴对其感到失望。但是,在4月27日的广州起义中(黄花岗起义),尽管战斗失败,但他的勇敢行为赢得了赞誉。他随即参与武昌起义并在鹦鹉洲设卡,对抗敌军,从此立下战功。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周来苏回到湖南担任省长秘书兼督军署参事,以及水利机构总理,其职业生涯中有着显著成就,但也遭遇诽谤,最终辞职隐居。1945年2月病逝,是一位传奇般的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标签: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 、 国学数典 、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 少儿国学 、 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