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军事视频网独家剖析

徐特立简介:教育思想家,家国情怀深沉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原名懋恂,字师陶,是一位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家国之人。他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四都观音塘(今长沙县江背镇观音塘),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成长。从小就体会到农民的艰辛生活,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徐特立早年的学习经历充满了挫折与挑战。他9岁开始读私塾,但因学费问题辍学后又跟随和尚学习禅宗。1905年,他考入长沙城宁乡速成中学,毕业后在周南女校任教,并创办私学,如梨江学校和平民夜校等。在他的努力下,这些学校不仅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水平,也培养了一批有识之士。

1910年,徐特立前往日本考察教育,并支持武昌起义,被选为湖南临时议会副议长。1913年,他任长沙师范学校校长。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他边做工边学习法语,并在巴黎大学攻读自然科学。这段经历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为他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4年回国后,徐特立创办了多所学校,如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和湖南孤儿院。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白色恐怖”中毅然加入党,并参加了南昌起义、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在延安期间,他曾任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干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八路军高级参谋 长身份任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主任,再次展现其对国家命运关心及责任感。在此后的岁月里,无论是在政治斗争还是在文化建设方面,徐特立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

1950年代初期,由于身体原因,请辞各职。但直到生命最后的一刻,他仍然关心着国家的大事,对待每一次庆祝大会,都能以一种谦逊而热忱的心态参与其中。这份对国家的情感投入,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今天应该铭记并传承下去的一种精神遗产。

标签: